泰州市关工委多措并举“为基层减负”
发布日期:2024-05-21 11:21 来源:市关工委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为有效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委有关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规定精神,4月28日,泰州市关工委下发《关于坚决落实省、市委“为基层减负”要求助力党群服务中心“建管用”工作的通知》(泰关工委〔2024〕14号),提出为基层“增服务、减负担”的系列措施和要求,坚决杜绝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列出关工委服务清单

       要求各级关工委充分认识省委将关工委确认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列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识牌(21个)挂牌准入清单,既是对关工委工作的肯定,更是期待发挥更大作用、尽到责任。要持续有效贯彻落实好中办国办《意见》、省《实施意见》、市《规则》精神,牢记初心,砥砺使命,用心关怀青少年健康成长、用情关爱青少年解决困难、用法关注重点青少年维护权益,服从服务党政工作中心,以更精准的发力、更下沉的关爱、更贴心的服务,把“一老一小”团结在基层党组织周围,助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充分彰显关工委挂牌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列出关工委四类10项服务清单,划定为基层“增服务、减负担”的红线。即:

       帮教服务:主要有主题教育、校外教育、红色教育、社会实践、网上教育、宣讲走访;法治教育,帮教行为失范、失足青少年;依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及受欺凌、受侵害;参与家校社“润心”共育行动。

       帮困服务:主要帮助青少年解决亲情缺失、生活失助、学习失管、安全失护、心理失衡“五失”困难。
       帮扶服务:主要帮助青年农民创业;助力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青年就业。
       服务大局:主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基层治理;完成党政交办工作。
       还规定关工委办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的校外教育辅导站,除需要让青少年及家长了解的服务内容等外,其余不得挂板上墙。



       简化基层关工委工作任务
       要求各级关工委把“发挥作用、尽到责任”的真功,用在充分发挥每个“五老”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精准服务青少年,助力党政中心工作上,注意时时事事把准为基层“增服务、减负担”的正确方向,坚决杜绝工作中的搭花架子、移花接木、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

       市(区)、乡镇(街道)关工委向基层布置工作任务时,必须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定位,不得搞非必要、非急需的“形象工程”,不得搞只见房子、牌子不见服务内容和实效的“面子工程”。

       开展基层“五好关工委”“五好五老”评选或年度工作评估时,不得责任“挂空档”、检查“走过场”,也不得“重痕轻效”,更不得频繁通报排名。


       精简基层工作负担
       市关工委带头严格控制下基层检查、调研和要材料频次,做到精文简会,不要基层书面汇报。

       乡镇(街道)关工委不得随意要求村(社区)组织主要负责人参加关工委工作会议、接待上级检查等;严格控制召开基层关工委工作会议频次、时长。

       各级关工委要切实贯彻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的要求,切实发挥学校关工委“内助外联”作用。内助,即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并事先沟通、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助力学校“润心行动”,组织老教师包教转化行为失范和心理亚健康学生;助力学校家委会和家长学校工作,与班主任和“4困生”(德、心、学、贫)家长建立沟通联系群;助力学校落实校外辅导站校内办和校站结合机制;助力每年“六一关爱周”活动;助力老教师讲师团和担任校外辅导站辅导员等工作。外联,即顺应中央“双减”政策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要求,积极组织留守、困境、流进学生参加校外辅导站活动;为学校联系学生参加社会教育实践和劳动的单位、基地;邀请属地相关“五老”进校宣讲和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等等。不得将与教育关爱青少年学生无关的活动和工作随意进入校园。


       简化基层关工委工作台账
       村(社区)只需提供“五老”和十类重点青少年信息,“五老”服务困境、留守、流动和帮教心困、失范、失足等重点青少年,关工委(辅导站、电子阅览室、图书室、“五老”工作室或教育实践基地等)财、物管理等必要台账资料,其他不作硬性要求。


       减轻基层经费、阵地压力
       除了明文规定的关工委工作经费外,村(社区)关工委不得随意要求党政组织增加经费支出。

       开展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需要的校外辅导站、电子阅览室、图书室、“五老”工作室或教育实践基地等阵地,可与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建共用。




【返回顶部】

泰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