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传承 善行无疆——记泰州润达环保企业关工委主任许宏卫
发布日期:2025-06-19 10:14 来源:市关工委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在姜堰区大伦镇,提起许宏卫的名字,许多人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这位泰州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关工委主任,不仅以实干精神带领企业成长,更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公益善举,诠释了一名企业家对社会责任的坚守。从资助贫困学子到支援灾区重建,从设立冠名基金到带动企业帮扶,许宏卫用行动书写了一部感人至深的爱心篇章。



三代仁心:善的种子在血脉中生根



许宏卫所在企业于 2023 年 8 月 10 日成立大伦镇第一个关工委.jpg

  许宏卫所在企业于 2023 年 8 月 10 日成立大伦镇第一个关工委

许宏卫的善行,根植于一个跨越三代的慈善世家。祖父许眷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营酒坊,虽收入微薄,却常年接济贫困农户,被乡邻尊称为“眷二爹”;父亲许树来扎根乡村教育四十余载,默默为贫困学生垫付学费,即便因此与家人产生矛盾也从未动摇。幼年的许宏卫目睹父亲将工资悄悄塞进学生书包,听着祖辈“见不得人受苦”的朴素教诲,心中早已埋下善的种子。


    “这些钱就当是送掉,救了急,帮了穷,也积了德。”这是许宏卫常对家人说的话。1981年,他放弃依靠父亲关系成为民办教师的机会,选择独闯社会。从跑供销到开饭店,历经创业艰辛,他始终不忘接济求助的亲友。即便在资金紧张时,他也坚持为因贫致困者雪中送炭。这份刻入骨血的仁爱,成为他日后公益之路的底色。




商海弄潮,肩扛责任扬帆远航



▲图为许宏卫到帮扶对象小宋家中走访慰问


2005年,一次偶然的交谈让许宏卫与环保产业结缘。在浙江友人的支持下,他创办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电厂环保设备研发生产。企业从租用厂房起步,逐步壮大为行业佼佼者。然而,许宏卫始终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支持,回报社会是企业家应尽的责任。”


2006年,一位安徽客户提及家乡贫困学子因学费辍学,许宏卫当即承诺资助。两名素未谋面的女大学生因此得以完成学业。四年间,他不仅承担全部学费,更以书信鼓励她们奋发向上。2010年春节,两名女孩跨越千里登门致谢,许宏卫全家热情接待,为她们购置衣物、安排返乡。临别时,女孩泪洒车站的一幕,成为他公益路上最温暖的注脚。




润物无声:十年坚守浇灌希望之花

  

  

许宏卫结对帮扶5名贫困家庭学生,到校交流学习生活情况。.jpg

▲许宏卫结对帮扶5名贫困家庭学生,到校交流学习生活情况。


许宏卫的善行从不流于形式。自2010年起,他主动对接镇老区“三会”,每年资助5名贫困学生,每人600元,十余年从未间断。他要求与每位受助者保持联系,关注学业进展。受助学生吴梅在作文中写道:“叔叔的仁爱如涓涓细流,让我懂得什么是大爱无疆。”2020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姜堰中学,立志用知识回报社会。


除了教育帮扶,许宏卫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公益一线:2008年汶川地震捐款2万元,2015年出资5万元支援引长江水工程,2021年为贫困家庭捐赠1万元……截至2023年,他累计向大伦镇教育励志会捐资47万元。更可贵的是,他以行动带动更多人加入公益行列。2023年4月,他带头设立全区首笔1万元冠名基金,激发镇内9家规模企业认领帮扶任务,形成“1+1”“1+2”的结对模式,让爱心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星火燎原:一个人的善举照亮一座城



许宏卫走进课堂向学生宣讲红色故事.jpg

▲许宏卫走进课堂向学生宣讲红色故事


“做公益不是施舍,而是传递希望。”许宏卫的善举从不张扬。他拒绝媒体采访,坚持“默默做事”;即便获得“热心公益事业荣誉证书”,他也将荣誉归功于团队与社会支持。2023年5月,在大伦镇帮扶志愿者会议上,镇党委为他颁发证书时,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正是对他数十年如一日低调奉献的最高礼赞。


▲图为许宏卫与帮扶对象、班主任和小伙伴一起座谈 


2023年8月10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许宏卫在全镇企业当中率先挂牌成立了第一个关工委。如今,许宏卫仍奔波在企业经营与公益事业之间,关爱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有人问他图什么,他笑道:“祖辈教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能帮到人,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份质朴的信念,让慈善世家的精神跨越三代,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温暖的光芒。他的故事证明:真正的公益不在声势浩大,而在细水长流;不在名利双收,而在心手相传。   




【返回顶部】

泰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