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70岁的 李世平,幼年因意外导致右手三级残疾,他凭借母亲的鼓励与自身的坚韧,始终以左手应对生活挑战。退休后,他重拾儿时对绘画的热爱,报名姜堰区老干部大学学习书画,尽管不少朋友因其残疾建议他选择其他领域,但他坚持用左手开启了艺术之路。

因母亲属虎,他通过画虎表达对母亲的敬意。他专程赴河南省“中国画虎第一村”王公庄村拜师学艺,师从当地“虎王”王建辉。尽管学习条件艰苦(睡通铺、吃馒头),但他仍坚持每日早起打扫教室,凌晨6点练习至深夜,最终感动老师获得悉心指导。仅仅半年后,其处女作《报春图》入选市级画展,2015年还举办个人画展,引发不小的轰动。

李世平注重老虎的动态与骨骼结构表现,强调通过毛发的斑纹走势展现虎的“骨感”与力量,如抬爪、收腹等细节处理。其作品既符合传统吉祥寓意(如“上山虎求财,下山虎辟邪”),又融入现代艺术语言。其国画《虎》获“神州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金奖,并被收录于《中国名人书画典藏》。另有20余件作品在省、市、区级刊物发表或获奖,50余幅作品参展,部分被美术馆及私人收藏。

李世平山水、花鸟、人物兼修,尤其钟爱山水,他仰慕齐白石老人早年对《芥子园画传》所下的苦功,用数年时间,遍临《芥子园画传》山水卷,成一逾百米之长卷,整体连贯,气势撼人,虽为临摹之作,却是颇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2015年起,李世平在家乡姜堰区顾高镇创办公益画室,免费教授村民与儿童绘画技巧,累计指导逾百名孩子。他注重引导学员观察生活,将乡村风貌融入创作,推动当地艺术氛围的形成。李世平常以“有梦想,什么时候都不算晚”激励他人,其经历成为残疾人奋斗的典范。他计划在80岁时举办“百虎图”展览,进一步传递艺术与生命的力量。李世平的艺术不仅是个人意志的体现,更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虎”的象征意义——勇猛精进、吉祥与守护。他的作品通过残疾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这一意象,赋予其更深的人文关怀。正如他所说:“绘画是心灵的栖所”,他的艺术生涯充分展现了逆境中如何以坚持与热爱重塑生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