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唯一!薛春凤摄影作品被国家图书馆列为特级收藏 |
|
日前,姜堰区关工委副主任、退休干部薛春凤的一幅摄影作品《晚辈齐聚为110岁老红军拜年》,入选2024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国家图书馆联合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民俗摄影特级作品,被国家图书馆列为特级收藏,也是江苏唯一特级收藏的摄影作品,全国仅32幅。
70岁的薛春凤退休前任姜堰区妇联主席,退居二线后担任姜堰区关工委副主任。2015年,薛春凤和丈夫许大才进入姜堰区老干部大学摄影班学习,努力钻研摄影理论知识,课后到处寻找拍摄素材,背着照相机,端着无人机,相互探讨切磋,成为姜堰摄影圈的一对比翼双飞的“光影眷侣”,他们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共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光影故事,每年都斩获不少大奖。
蒋垛镇110岁的吴九成是全国唯一健在的红十四军战士。2016年8月11日,国家民政部发文,认定吴九成为“红军失散人员”。“蒋垛是我的老家和长期工作过的地方,许大才曾任合并到蒋垛镇的仲院乡党委书记,对这片老区热土有着深厚的感情,一直关注蒋垛的发展变化及重大事件。”薛春凤说,吴九成被确认为红十四军失散老战士后,夫妻俩坚持跟踪拍摄和宣传,听老人家讲革命故事、唱革命歌曲,看老人家亲手升国旗、还有社会各界前来慰问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等场景,用手中的相机记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图片先后被《中国火炬》杂志社及多家报刊发表,传承了红色基因,凝聚了奋进力量。
“我在姜堰关工委工作,有些活动就自然融入进来,例如在蒋垛小学成立少先队吴九成中队并请吴老授旗。时间长了,拍的多了,难免雷同,我就想怎么才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薛春凤坦言,今年春节前,夫妻俩商议,春节期间不妨去拍下晚辈们给吴老拜年的场景,这是以前没有拍过的题材。正月初一,夫妻俩联系了蒋垛镇关工委主任钱鸿江和吴老孙子吴兵,得知正月初二晚辈们才会齐聚给老人家拜年。正月初二上午8点多,夫妻俩就赶到吴老家,看到全家充满节日的喜庆氛围,晚辈们最远的从苏州赶来。110岁的吴老头戴红军帽,系着红围巾,端坐堂前,面色红润,笑容可掬,声音宏亮,不时挥手祝贺晚辈新年快乐。上午10时许,全家20多人齐聚,相约天井里排起队伍给吴老团拜。
71岁的许大才回忆说,团拜的场面很温馨,大家围着吴老打着祝贺的手势,祝福老人幸福安康。那一刻,薛春凤拖着不灵活的腿,一会儿蹲,一会儿弯,一会儿跪,从不同角度连拍多张照片,留下美好壮观的瞬间。三四十分钟后,夫妻俩满载而归,回家整理照片。薛春凤拍了几十幅美图,幅幅喜庆,新意满满,整理结束发出几幅,被多家省级以上媒体采用。当时,恰巧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面向全国征集“我们的节日·春节”摄影作品,薛春凤看到信息,又遴选5幅照片发送过去,没想到,选中一幅。
新闻加点“料” 据介绍,此次民俗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得到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平台、技术、人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活动自年初策划,3月至4月30日在中国民协、国家图书馆、中国摄协影像中国网等平台广泛启动征集,反响热烈,共计收到投稿35644幅、19984件(组图),总投稿人数为2292人。5月底至6月中旬开展线上初选,邀请知名摄影家、民俗专家进行投票,初选出摄影作品689件(幅),作者共计484人进入终选。7月11日至15日举行线下终选,共选出242件(幅)作品,更好地记录和展示了今年春节期间各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弘扬和传承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
【返回顶部】 |